现代科学表明,我们以及我们所有的成就和记忆注定会像梦一样消失。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3

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拍摄的灼热恒星WR124。这颗恒星的生命周期很短,死亡后会变成一颗超新星。我们的太阳不会变成超新星,但在大约50亿年后也会踏上死亡之路

宇宙的终点或许将在1000亿年后到来。现在就开始手足无措,会不会太早了点?

在乔纳森?·哈尔佩林(Jonathan Halperin)和德鲁?·高桥(Drew Takahashi)执导的网飞新纪录片《无限之旅》(aTriptoInfinity)结尾,巴纳德学院天文学家詹娜?·莱文(JannaLevin)说道:“到那时,就会出现最后一个有感情的生物,以及最后一缕思绪。”

我看到这里时心都要碎了。这是我脑海中出现过的最悲伤、最孤寂的想法。我觉得,我很清楚、很了解所有人都必须面对的这个宇宙困境——如果我们认为现在掌握的物理学、宇宙学知识都是正确的,那么生命以及智慧,注定要消亡。我原本以为自己多少能在理智上平和地接受这个现实。

然而,这部纪录片展示了一个我之前从未想过的角度:未来的某个时刻,宇宙的某个角落将会出现最后一个有感情的生物,以及最后一缕思绪。无论有多么深刻或多么平凡,这最后的发言都将随着对爱因斯坦、猫王、耶稣、释迦牟尼、亚当和夏娃的记忆,一同归于沉寂。自那之后,物质宇宙的剩余部分仍会继续运行无数亿年,只是永远那么孤寂、冷清。

那么,这最后一缕思绪会是意义深刻的智慧箴言吗?还是只是一句发泄情绪的脏话?

我们人类是怎么陷入这个困境的?据我们所知,宇宙诞生于138亿年前的一次猛烈爆炸,自那之后就一直在不断膨胀。它会永无止境地继续膨胀下去吗?还是终有一天彻底分崩离析(大崩塌)?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天文学家对宇宙的结局问题争论不休。

这一切在1998年迎来了转变。当年,天文学家发现宇宙正在加速膨胀,其背后的推动力则是作为时空结构一部分的反引力。宇宙膨胀得越大,这种“暗能量”就越难将其撕裂。为了解释宇宙为什么不会崩塌,爱因斯坦曾在他的场方程中引入了一个含义模糊的量,也就是代表宇宙斥力的宇宙学常数。不过,爱因斯坦本人后来又认为这是个错误。然而,肇始于暗能量的这种反引力与爱因斯坦的宇宙学常数惊人地吻合。

宇宙学常数不仅拒绝接受爱因斯坦的死刑宣判,现在甚至可能会威胁到整个物理学和宇宙。

说到底,如果在宇宙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暗能量,那么遥远的星系会加速远离,直到最后我们看不见它们为止。这就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宇宙的了解会越来越少。恒星终将死亡并且没有重生的机会。到那个时候,我们就像住在一个反向黑洞里一样,物质、能量、信息被不断吸出视界,再也不会回来。

雪上加霜的是,因为思考也需要能量,所以宇宙中的能量最终甚至不足以支持任何思维活动。在最后一个生命、最后一束光消失后的无数亿年里,整个宇宙就只剩下亚原子粒子在一片黑暗的寂静中翩翩起舞,彼此间的距离以星系计。就像哥伦比亚大学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科学作家布莱恩?·格林(BrainGreene)在他的新书《直到时间的尽头》(Untilthe EndofTime)中描述的那样,在那之后还有数不清的时光,在无法计算的漫长岁月中,宇宙就始终是这个孤寂、黑暗的样子。多么优雅却令人绝望的描述。

如果宇宙的结局真是这样,那么人类在这一切面前完全不值一提,我们也很难不为自身的微不足道而大声尖叫。据我们所知,宇宙现在差不多已经有140亿年历史了,听上去很是漫长,但相比大寂静结局数万亿年乃至数千万亿年的无尽黑暗,140亿年恐怕连沧海一粟都算不上。这意味着,如今宇宙中有意思的一切事物都只发生在整个宇宙历史中最开始的极短一瞬间。没错,开局充满希望,结局却是无尽深渊。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宇宙终归寂静。

简单地说,如今人世间的一切喧嚣与骚动,在这样的宇宙结局面前毫无意义。面对这样的宇宙,我们应该怎么办?

或许,你会指出,现在就对宇宙的未来盖棺定论为时过早。物理学新发现可能会让我们有一线生机:说不定暗能量并非常数;或许,到了某个时间点,暗能量会反过来再度压缩宇宙。暗能量这个术语的发明人、曾在芝加哥大学任职的著名宇宙学家迈克尔?·特纳(MichaelTurner)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说:“如果暗能量之谜的答案就是λ(指代爱因斯坦宇宙学常数的希腊字母),那恐怕是最无聊的结果了。”

然而,就我们目前所知,宇宙的未来只能是如此悲哀。

从现在算起大约10亿年后,太阳就会把所有地球海洋煮干,我们人类当然也会被全部煮熟。再过上几十亿年,太阳自己也会死亡,焚毁整个地球以及所有栖息在地球上的生命。

即便能逃到太空中也不意味着就能高枕无忧了。在大约1030年后,星系也会坍缩成黑洞。

而且,黑洞最终也会把它们禁锢的一切释放出来,形成由粒子和辐射构成的薄雾。这种薄雾与弥漫在宇宙中的暗物质“风”混合在一起,随后者分散到宇宙的各个角落。

这个关于宇宙结局的故事还有其他版本,比如大撕裂:暗能量最后变得强大到连埋葬你的宇宙坟墓都能撕裂。

宇宙在光彩夺目的大爆炸中诞生,在之后的某一个时刻、某个地点,第一个生物出现了。同样地,等到宇宙终结之时,也必然会迎来最后一个生物的死亡,最后一缕思绪的消散——正如莱文博士指出的那样,当然还有最后一个有感情的生物。

正是这种想法让我停了下来。在此之前,我从未想过某个生物个体会对生存本身作最后发言,那是大声咒骂或是表达感激的最后机会。这件事令人痛苦的部分原因是,没人知道作最后发言的那个人是谁,或者说那个生物是什么,更无法知道他那时究竟想了什么、说了什么。这样的场面以某种方式让宇宙灭绝这样的终极事件变得个人化,而我很想知道那时究竟会是什么样子。

或许,所有能量都消失在地平线之外的感觉和入睡没什么两样。或许,那就像是爱因斯坦用德语向一位压根不懂这门语言的护士诉说临终遗言。或许,就像艾萨克?·阿西莫夫经典作品《最后的问题》(TheLast Question)中时间尽头的计算机终于破解了宇宙奥秘并且宣布:“要有光。”或许,那是关于弦理论本质的惊人发现,或是有关黑洞的终极秘密?无论如何,这一切我都不想错过。

如果是我来作这最后发言,我希望那会是一句表达热爱、感激、敬佩的话。至于最后一个念头,我希望是某个我爱的人的脸庞。然而,我担心真实的情况可能是一句咒骂。

睿智的人问我:为什么你对自己诞生之前100多亿年的宇宙历史毫无怨言,独独对宇宙结局耿耿于怀?或许,那是因为我不知道我过去错过了什么,却有一生的时间想象未来会错过什么。

如果你也为这样的遗憾而惴惴不安,爱因斯坦方程的一个直接推论或许会让你欢欣鼓舞:当你身处黑洞之中,黑洞之外宇宙的光不断向内倾泻,而且速度似乎变得越来越快,而你则好像被冻住了一样。从原理上说,在你向黑洞中心——也就是那个时空停滞的奇点——坠落的时候,你能看到星系未来会发生的一切变化,甚至整个宇宙都会在你面前加速演化。再之后,你当然就死了。

或许,死亡正是揭晓所有过去与未来之谜的方式。

同我对话过的大部分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都没有抱怨宇宙的大寂静结局。他们反而为这个概念而感到宽慰。未来不可避免的死亡更能让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生命的奇迹。

黑洞一词的重要推广者、已故的伟大天体物理学家、普林斯顿的哲人约翰?·惠勒(JohnWheeler)生前常说,过去和未来都是虚幻,只存在于人类作品和现时现刻的想象中。

按照这个说法,那么宇宙将同我一道消亡,我当然也就拥有作最后发言的资格。

“没有什么永恒不变。”这句格言适用于股市,适用于天体,适用于我们的人生、宗教和艺术作品。一段看似永恒的时光可以点亮整个人生,其中或许就有我的。

无论在未来无穷无尽的时光中会发生什么,至少我们曾在这里相聚,曾在这个充满生命和光明的短暂“永恒”中熠熠生光。

足够了,在我们的记忆里,银河系永远都在。

资料来源 The New York Times

——————

本文作者丹尼斯?·奥弗比(Dennis Overbye)于1998年加入《纽约时报》, 2001年起担任记者,著有两部作品《环宇孤心:探索宇宙奥秘的故事》和《恋爱中的爱因斯坦:科学罗曼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