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8月13日至16日,美国火星协会成立大会在坐落于博尔德城的科罗拉多大学举行,会上700名协会成员联名发出了题为“火星:探索时代已到来”的宣言书。 
		人类遨游火星的时代已经来临,我们已做好准备。虽然火星与我们相距遥远,但与空间时代刚起步时的登月相比,我们今天为人类漫游火星所做的准备已相当充分。只要有雄心,我们就能在10年之内派出我们的首批队员登上火星。 
		奔赴火星的理由不容置疑。 
		我们要为认识火星而去 我们的自动探测器已经揭示,火星曾是一个温暖而又潮湿的星球,适于生命的存在,但以前的确存在过吗?只有对火星表面的化石或地下水中的微生物进行研究才能找到答案。如果找到,便可说明:地球不是生命起源的唯一场所,从而暗示宇宙中充满生命,且有可能存在智慧。 
		从这一角度来了解我们在宇宙中所处的真实位置,这将是自哥白尼以来最重要的科学启迪。 
		我们要为认识地球而去 在迈向21世纪之际,我们有依据说明,我们正在以有效的方式改变地球大气层和环境,这已成为我们更好了解周围环境诸多方面的一大关键。 
		在这一计划中,比较行星学是一种极其有用的工具。事实已经表明,对于金星大气层的研究在我们发现温室气体造成全球变暖这一潜在威胁中发挥了作用。火星是与地球最相像的星球,它会让我们对自己所处的世界知道得更多。我们从中获得的知识可能对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 
		我们要为挑战而去 文明,正如人类一样,在挑战中发展,在妥协中衰败。人类社会把战争视作技术进步的动力而加以利用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正当世界朝着团结的方向迈进之际,我们应当联合起来,不是相互消极等待,而是本着共同的事业,面向未来,迎接比以往任何时候我们彼此之间相互构成的威胁更为伟大而崇高的挑战。 
		首次向火星进军正是这样的挑战。此外,国际联合探索火星将作为一项成功的范例,昭示如何在全球其它领域进行同样的合作。 
		我们要为年青一代而去 年青的一代需要冒险。人类攀登火星的计划将向全世界的年轻人发出挑战,促使他们下定决心,加入开拓一个崭新世界的行列。如果说火星计划今天只是激起了一小部分年轻人投身科学与教育的热情,那么未来将会出现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医学研究者和医生。这些人将锐意改革,建立新型的工业,找寻全新的医疗途径,增加收入,使世界以更多的方式受益,这便是火星探索计划将给予我们的丰厚回报。 
		我们要为机会而去 建立“火星新世界”是进行一次崇高试验的好机会。在这一试验中,人类能够有幸卸下旧包袱,重新开创新世界,竭尽所能地将人类瑰丽财富推向前进,而将糟粕抛在身后,这种机会难得一遇,不可轻易放过。 
		我们要为人类而去 人类与其它动物有别,我们是生命的使者,我们是地球的创造者。我们努力把生命带往火星,将火星赋予生命,这正是我们对生命的继续创造。 
		在创造生命的过程中,我们将证明人类及其每一个成员的宝贵价值之所在。 
		我们要为未来而去 火星不仅仅属于科学界的一大猎奇珍品;这一表面积等于地球大陆拼接面积总和的世界拥有支持生命和技术社会所需的一切元素。 
		这是一个崭新的世界,它充满着历史,正等待着即将诞生的全新而富于生机的人类文明去为它书写。我们必须向火星进军,将这种潜能转变为现实。 
		我们必须向火星进军,这并不是为了人类自身,而是为了现在还不存在的一类人。我们必须为火星人而去。 
		正因为坚信探索并定居于火星将可能是当今人类最伟大的壮举之一,我们才济济一堂,成立火星协会。我们明白,纵然这不是人类行动的最佳办法,我们也仍应通过艰苦的工作进行规划、筹措并达到最终目的。 
		我们呼唤所有志趣相同的个人和组织与我们一道来推动这一伟大事业的发展,让我们凝聚在一起的神圣原因亘古未有。我们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Space News,1998年8月31-9月6日] 
		  
		 
火星探索宣言书
发布时间:99年01月29日
                            必威体育备用地址
目录 contents
                        
						
						
                        卷首语
								
								
                                
								
                            98世界科技回顾
								
								
                                
                                
                                
								
                            本刊特稿
								
								
                                
								
                            生物技术
								
								
                                
								
                            空间科学
								
								
                                
                                
                                
								
                            行星科学
								
								
                                
								
                            物理学
								
								
                                
								
                            医学
								
								
                                
                                
								
                            法医学
								
								
                                
								
                            生态与环境
								
								
                                
								
                            环境科学
								
								
                                
								
                            今日启明星
								
								
                                
                                
								
                            科苑
								
								
                                
                                
                                
								
                            科学人物